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民俗文化】唢呐文化
发布时间 : 2017-03-23 15:36
来源 : 云安区富林镇
浏览次数 : 5698 【字体:
背景颜色:
分享到:
清朝末年,在富林一带出现由鼓、锣、钹、弦乐和大笛(唢呐)等乐器组成的小乐队,统称为八音班,简称为唢呐,俗称“吹笛佬”。唢呐人的社会地位低下,被视为下贱行业,有“吹笛佬下厅角”的比喻。
民国时期,唢呐演奏最初是为喜事(婚嫁喜庆、进宅贺寿)、节日和民间活动(新春佳节、打醮、安龙、做社、烧炮、清明拜山)助兴的,后来介入了丧事。
唢呐队是民间粤剧音乐小团体,它是由熟悉粤剧曲艺奏唱的人员组成,有的是临时班,有的有固定人员和班头。唢呐队最早由8个人组成,后来变成5人。
婚嫁喜庆演奏时,唢呐一般使用2支大笛来对吹;丧葬仪式演奏时,只使用一支大笛来吹。唢呐演奏方式分两种,一种是坐姿(围坐)演奏,另一种行进演奏。
婚嫁演奏唢呐分为六个部分:迎客曲、大开门、娶亲调、席调、拜堂调和送客调。不同的时段则用不同的曲调,迎客的曲调特别强;席调,曲调比较温和,以便大家边饮边聊天;拜堂时用广东小调,就拜堂的动作、时间、速度来配合,利用旋律的节奏,让新娘新郎拜堂时掌握节奏鞠躬、行礼;送客的时候曲调柔情。
 为调动唢呐队的积极性,增加喜庆气氛,主人家时而给唢呐班奖赏利是,并燃放鞭炮,俗称“沾花”,这时唢呐的演奏曲调特别强。当地有一句谚语“这么积极,有花沾?”“沾花”意指奖赏。
丧葬仪式演奏时,唢呐演奏音乐比较哀伤,且演奏的曲子节奏比较慢,让人听起来特别哀伤,催人泪下。
新中国成立后,提倡移风移俗,办红白事从简,唢呐文化渐趋衰落。在“破四旧、立四新”时,唢呐被列为“四旧”之列,不少民间艺人受到揪斗、游街,唢呐文化销声匿迹。改革开放后,人们对唢呐等传统文化的恢复欲望越来越强烈,唢呐队伍也渐渐恢复。据《云浮县志》记载,1984年,云浮县17个乡镇中,只有高村、白石、镇安、富林等少数地区有八音班,全县仅有八音班10个。富林成为云浮县恢复八音班(以唢呐为主)比较早的乡镇之一。据有关资料记载,目前全县有唢呐手300多人,其中富林镇近100人,几乎占了全县的三分之一。

(叶金星  钟伙明)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分享到: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c) 云浮市云安区人民政府 ,未经许可 不得擅自复制、镜象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 云浮市云安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 云浮市云安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云安区富林镇 制作和维护   
ICP备案: 粤ICP备10002912号-    网站标识码:4453230007    公安备案: 粤公网安备 44538102000008号
http://dcs.conac.cn/js/20/309/1025/60125454/CA203091025601254540003.j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