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玩在富林】富林镇民主村孔书家塾
发布时间 : 2018-08-28 00:00
来源 : 云安区富林镇
浏览次数 : 1914 【字体:
背景颜色:
分享到:
孔书家塾位于富林镇民主村委大寨村,始建于光绪29年(1903年),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孔书家塾由富林廖氏第七代族人登仕泰英公为纪念第四代先人应图公(字孔书)而建。
家塾属灰砂瓦木、硬山顶结构,深三进,属典型的鲁班客家风格,占地面积11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707平方米,由主座和附属的花巷从厝围合而成,是一处难得的近代传统民居建筑。它依据中轴对称的格局进行布局,功能设置齐全,沿中轴线设置厅堂,左右对称设置房间和其它用房,突出了主座建筑宽大敞亮,气势庄严。家塾立面上采用了“外封闭内开敞”的建筑形式,使整座家塾建筑空间形态具有较严密的封闭性和较强的私密性。内墙上端有花鸟字画装饰,目前仍有部分经清洗后清晰可见,具有一定的考察价值,其字刚劲有力,彰显大家风范;其画画工精细,内涵丰富。可惜墙上字画在文革时期遭受损坏,虽经族人多次努力修补,但因技术和资金有限,仍无法全部恢复其原貌,实为憾事。抗日战争时期,云浮县立小学迁至孔书家塾办学,后提升为当时的托富中学,解放后改办为富林农中,后又作为民主大队队部办公之用,当前为当地廖氏族人的祠堂之用。据查,“家塾”是私塾的一种,指塾师在自己家里或借用祠堂庙宇开馆设学,学生交纳一定“束修”入学就读,孔书家塾就是当时廖氏族人培养后人的重要场所。

 孔书家塾与座落于富林圩镇东街口的耀德书院相辅相承,同为廖氏族人为培养后代知书识礼的场所,是富林镇保存完好的古建筑之一,具有一定历史研究价值和艺术观赏价值。书院家塾同属一宗,一脉相承,耀德书院纪念的耀德公(名应相,字耀德,号一元)和孔书家塾纪念的孔书公(名应图,字孔书,号四元)是同胞兄弟,同为当地廖氏四世祖。富林廖氏家族人才辈出,孔书公后辈第八代后人廖以楷功加五品千总衔(相当于现在的正师级),第七代族人廖泰英官至登仕(相当于现在的副处级)及邑庠生(清代秀才)十二人等。直至近代,孔书家塾仍以不同形式为培养后人做出积极的贡献,在继承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当地的传统文化,具有其特有的历史意义。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分享到: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c) 云浮市云安区人民政府 ,未经许可 不得擅自复制、镜象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 云浮市云安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 云浮市云安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云安区富林镇 制作和维护   
ICP备案: 粤ICP备10002912号-    网站标识码:4453230007    公安备案: 粤公网安备 44538102000008号
http://dcs.conac.cn/js/20/309/1025/60125454/CA203091025601254540003.j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