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茶洞擂茶粥的来历
发布时间 : 2015-05-21 00:00
来源 : 云安区政协
浏览次数 : 5213 【字体:
背景颜色:
分享到:

云浮名食茶洞擂茶粥,其选料、制作工艺讲究,有消暑去滞、健胃增食、补中益气之独特功效。作为云浮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就是来云浮观光的,也是非尝不可的。人们热衷于品尝名食的美味,却鲜有知道这道美食原来源自一个传奇故事……

话说明万历年间,云雾山一带,以陈东瓜为首的草寇,四出为害,民不聊生。位于现今茶洞墟附近仅有一个山村,叫茶洞村,是东西官道沿线数十里唯一的一条山庄,村里三二十户农家。这是山贼往县城采购、消遣的必经之路,每逢路过,山贼必定到此打尖、抢掠财物,村民深受其害。

有一天,村民闻说陈璘率大军由信宜经金鸡直插富林,围剿盘踞在云雾山的陈东瓜匪众,纷纷奔走相庆。又探得  陈璘将率三千主力经茶洞,等广西粮草运到再折往歌村(今高村)沿江东进。村民们决定要热烈欢迎剿匪大军,盛情款待自己的恩人。可是倾尽所有,全村只集得糙米一石,黄豆三石,茶叶、花生、茴香、八角等杂什不足一担。陈璘大军三千人,就些许食物哪能够吃?

村民们很沮丧。

最后,有人提议,军队长途跋涉,一定又渴又累,正好以稀饭为主。可将糙米熬粥,黄豆制作豆腐,豆渣煎成薄饼,再采些野菜,或许可以应付。村民们都认为这样安排亦不失为没有办法中的办法了。于是,大伙便忙开了。他们用糙米熬了十锅白粥,用黄豆制出两千多斤豆腐,采了十来担野菜,用豆渣拌野菜煎了三千多只薄饼。可是熬出来的十大锅白粥,稀得像水一样,可以照出人影来。这样的粥怎么能拿出来给为老百姓流血出汗、拼命杀敌的将士吃?于是有人提出用茶叶、花生、茴香等杂什捣碎,放到粥里,也许会变得稠一些……

心急、无奈的村民,这时无论是谁提出的建议,只要能增加食物的“量”,大家都会毫不思索地去做,去增加他们“盛宴”的数量,好让将士们填饱肚子。那些茶叶等什物擂碎后拌到稀粥里去,果然“像样”了些,变稠了,不再像镜子一样。那些香料还散发出阵阵清香,闻了教人直咽口水……

大伙在采野菜时,孩子们到河里摸鱼,到田地里挖田鼠。闹了半天,硬是给搞回上百斤“野味”,加上张大婶抓来了一只老母鸡,罗大妈拎来了两只肥鸭……弄干净了一过枰,足有两百多斤。可是就两百斤肉做一道菜,未免太少了。最后人们把肉剁成肉酱,放到锅里和着豆腐一起煮……

到了晚上,陈璘率领三千将士到达茶洞村安营扎寨。村民们用他们七拼八凑的食物盛情款待了自己的恩人。又累又饿又渴的将士们,大口大口地喝着带有茶味儿、香料味儿的稀粥,胃口大开,大撮大撮地嚼着带有甘苦味的野菜,那喷香的肉豆腐,一些将士像猪八戒吃人参果一般,闻着香味,一口便咽了下去,那味儿只有靠舔着嘴边回味了……

虽说行军打仗辛苦,陈璘可从未吃过这样七拼八凑的大餐,不但胃口大开,吃后还觉得胸腹间的滞气全消,连人也特别精神,不怎么休息,浑身也充满了气力,甚觉奇怪。于是,他向村里的长老请教那带茶味的黑香粥和那肉豆腐叫什么名堂。老人没料到陈大将军会有此一问,一时语结,只好如实把村里穷,拿不出足够的食物来款待,村民熬了白粥,可是米少得可怜,熬出的白粥稀得怕人,加入擂碎的茶叶等物,只想让白粥变得稠些;村民找了些鱼呀肉呀的回来,数量不多,不好另煮,便放在豆腐里一起煮了等等一应经过说了出来,七拼八凑胡弄是没办法的事,至于那粥那豆腐叫什么名堂,实在说不出来,云云……

陈璘听后,哈哈大笑,连连道谢。随后沉吟道“这粥,以茶叶擂碎拌之,可叫茶粥,吃后消暑去滞,补中益气,使人浑身充满力气,像给我们擂鼓助威一般……那就叫‘擂茶粥’吧!至于那肉豆腐,如此吃法是你们的首创,与众不同,就叫茶洞豆腐吧!”众人齐声叫好。

陈璘给这两道食物起了个名字后,还专门在村里挑选了几名年轻力壮的村民做军队的厨师,随军制作擂茶粥和茶洞豆腐。据说,自从陈璘大军将士吃上这两道食物后,体力恢复很快,士气徒增,一口气平定了三罗,立下了旷世奇功……从此,茶洞擂茶粥和茶洞豆腐就声名远播,成为云浮地区的著名美食……

本文原载于《云安文史》第五辑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分享到: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c) 云浮市云安区人民政府 ,未经许可 不得擅自复制、镜象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 云浮市云安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 云浮市云安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云安区政协 制作和维护   
ICP备案: 粤ICP备10002912号-1    网站标识码:4453230007    公安备案: 粤公网安备 44538102000008号
http://dcs.conac.cn/js/20/309/1025/40704451/CA203091025407044510000.js